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师生在中国文化书院开展《历史文献搜集整理与研究》实践课

发布时间: 2025-05-19 浏览次数: 10

2025519日上午,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历史专业的学生们,为了更有效地推进《历史文献搜集整理与研究》的实践教学活动,在张明副教授的指导下前往中国文化书院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参观。此次学习活动由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组织,旨在让来自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2301班和2302班的100多名学生亲身体验和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书院老师及办公室助理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国文化书院的成立过程及中国文化书院成立的文化意义,指出中国文化书院作为学校特别专设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术研究、文化传承、素质教育”机构,体现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与担当,体现了“为往圣继绝学”的情怀与作为。


在书院正门前,书院教师及行政助理引领学生向孔子铜像致敬,并向学生深入阐释了孔子“删述六经,垂宪万世,德侔天地,道贯古今”的教育与文化思想,以及其对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深远影响;通过介绍贵州教育文化先驱尹珍先生的雕像和“贵山书院”的石刻,详细阐述了贵州教育文化的历史渊源以及贵州大学的办学历史和发展轨迹,旨在让学生在历史的追溯中培养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在书院大门内侧,书院老师及办公室助理重点向同学们介绍了《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学规》,特别指出其根本目的在于强调在读书问学过程中,应力争做到学问与生命统一、知识与人格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尊德性与道问学统一、明德至善与博学笃行之统一;无论做事做人,均应以立志、劝学、改过、责善四事为要,砥砺劝勉、激扬奋进,不能不以人文精神或文化理想为宗旨,沟通东西方文化,为国家民族谋尊严,为人类前途造福祉。


在传道解惑进德修业的勉学堂大厅,同学们认真了解关于国家领导人2011年5月9日莅临书院勉学堂参加“我读《大学》——以‘五四’精神解读‘修齐治平’的当代价值”为主题的“溪山论道”师生读书会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寄望青年学子以中华先贤为榜样、立志成才、砥砺磨炼并争做中华民族脊梁的情况介绍。


在参观书院的各个文化设施过程中,书院的教师及办公室助理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合一亭”的文化渊源,并阐释了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在“励道楼”前,面对王阳明文化相关的石刻,同学们得以现场深刻体验和感悟王阳明“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思想体系及其深远的价值意义。


文:中国文化书院办公室 图:张洪

一审:王凤梅 二审:何茂莉 三审:段忠贤

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办公室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