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新闻|陈艳波:以学科、学术、话语协同发力,打造有中国特色的屯堡文化体系|2025屯堡文化大会

发布时间: 2025-11-12 浏览次数: 10

编者按:

   11月10日下午,由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主办的2025屯堡文化大会同步举办三个分论坛。分论坛一暨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工程学术委员会会议以“屯堡文化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为主题,分论坛二以“六百年古韵,新时代回响一一探寻屯堡文化的‘出圈’之路”为主题,分论坛三以“屯堡文化与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为主题。


   “屯堡文化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科、学术与话语三者的良性互动与共同推进。我们要扎根历史、立足当代、面向未来,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贵州特点的屯堡文化‘三大体系’,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建设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11月10日,分论坛一上,贵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艳波就屯堡文化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分享了自己的思考。

DSC00737.jpg

    陈艳波指出,屯堡文化学科体系建设的关键目标是推动其从地域文化研究,迈向系统化的“屯堡学”交叉学科建构,进而形成具备全国影响力的学科范式。在学科定位与理论框架构建层面,“屯堡学”应以明代卫所制度衍生的社会形态、文化样态与治理体系为核心研究对象,参考“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学科架构,纳入“基础理论—历史与文化—制度与治理”三大板块进行体系化构建,凸显其作为“国家战略文化双翼”之一的格局,实现“北有长城,南有屯堡”的学术呼应。在学科层次上,可构建“理论屯堡学”“历史屯堡学”“应用屯堡学”三大分支,分别聚焦概念体系与理论范式建构、文化源流梳理、文化遗产保护与当代转化实践。实施路径则包括在贵州高校相关硕博点设立研究方向,推动教材编写与课程建设;整合多学科力量,依托相关平台强化资源保障。

    学术体系作为屯堡文化研究的核心支撑,需在理论建构、方法整合与问题攻关三方面实现突破。理论创新上,凝练标志性概念,构建屯堡学理论,从“制度—文化—认同”互动视角研究历史与文化机制,挖掘治理智慧;方法上,整合多种研究方法,开展跨区域比较研究。同时,聚焦如屯堡文化核心范畴、与母体文化关系等关键学术问题,组织跨学科团队协同攻关,产出标志性成果。

DSC00753.jpg

    在话语体系构建方面,陈艳波认为,这是屯堡文化价值传播与当代转化的重要桥梁。要提炼“忠、勇、和、融”精神内涵等标识性概念,强化学术成果的当代诠释,通过文旅融合、数字化呈现等多渠道,推动屯堡文化从地方性叙事上升为国家战略文化叙事,提升其话语影响力。

    参加论坛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陈艳波的观点为屯堡文化“三大体系”建设提供了清晰的思路与方向,对深入挖掘屯堡文化内涵、提升其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进一步研讨屯堡文化奠定了良好基础,有望推动屯堡文化研究迈向新高度。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曦

来源:贵州日报报刊社官方新闻客户端“天眼”新闻 2025-11-11

一审:唐玮欣 二审:何茂莉 三审:段忠贤

编发: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办公室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