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国际关系理念(第一辑)

发布时间: 2013-10-18 浏览次数: 107

  近年来,学术界发表和出版大量有关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成果,但介绍和评价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及其流派的很多。有些学者想自立门户,然而大多摆脱不了西方理论的窠臼。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学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一样,本质上也是舶来品。除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外,中国缺少能够为世界普遍接受的国际价值观念。
  
  任何一个能够引导世界前进的大国除了必须具有相当的硬实力以外,还必须在思想文化等方面具有相当的软实力。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不仅要在经济上崛起,也要在文化上崛起。否则,中国的崛起必将片面、畸形、缺乏感召力。文化的崛起并非易事。要摆脱这一困境,有必要借鉴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以人际关系为基础,治理国家为重要内容,追求完善道德为核心目标。它超越了现代民族国家的民族主义观念、政治、法律制度和世界各大宗教文明,其内在价值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西方国家大多把儒家思想当作和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并列的宗教,其实这是对儒家思想的误解。因为宗教离不开对本宗教神的信仰和有关天国世界的理论,而儒家思想避开了这些。《论语》:“子不语怪力乱神。”因此,借鉴儒家思想,不会出现因信仰一种神而排斥另一种神的现象,它是以伦理道德为主体的非宗教的文明。任何国家和地区都需要这种文明。所以,把儒家思想引入国际关系和外交理论,对于建立具有普遍国际价值的中国国际关系和外交理论必将有益;对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对调节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差异和误解会起积极作用;对创建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促进世界的长久和平、繁荣与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



一、“德治”--天下大治的根本


  “德治”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儒家认为它是天下大治的根本。《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论语》中的“君子”指有高尚道德的人。孔子认为忠信可使君子的德性增长,“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孔子主张必须以德治国,才能治理好国家。即“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我们从儒家思想中可知“德”的含义。《大学》:“止于至善”;《尚书》:“德惟善政,政在养民。”“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孔子说:“主忠信,徙义,崇德也。”《左传》对“德”进行细致划分,称“孝敬忠信为吉德,盗贼藏奸为凶德。”韩愈认为:德是人、事物自身具有的,无需外来影响(“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

  总之,儒家认为德是光明、善良、正义、忠信、美好、适度、幸福等人和事物正面的象征。有人认为它包括仁、义、礼、智、信等内容。德治,就是以高尚的德性教化人民,形成尚德之风,实现国家大治,天下大治。

  “德治”和现代国际关系有何关联,我们如何借鉴它呢?

  1.国家成为有道德的国家才能顺利地生存和发展。

  儒家认为,有道德的国家,统治者和百姓有德,内和外惧,国家能顺利地生存和发展。即孟子所说:“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戈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国家遵守、弘扬道德才能强大。

  孟子说:要辅佐国君治理国家,使人民的素质提高,没有比道德教育更好的了。不遵守道德,不实现道义,就不能有所作为。孟子举商汤以七十里、周文王以一百里的领地统一天下的事例说明他们遵守并弘扬道德,令天下人向往,致使其势力壮大的道理。即“以力服人,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中心悦而诚服也。”

  3.各国遵守国际道德,世界将长治久安;各国不遵守国际道德,势必天下大乱;若个别国家不遵守国际道德,将自取灭亡。

  这种思想很好理解。如在唐朝东亚各国普遍吸取尊崇道德的中国文化,使东亚各国处于相对安定阶段。而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不以道德自律,你争我夺,天下大乱。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日意法西斯国家,不遵守国际道德,最后走上失败之路。

  4.遵守和弘扬国际道德就是坚持在国际关系上的“德治”。如:富而有德,贫亦有德;大而有德,小亦有德;强而有德,弱亦有德;坚持正义,不以大欺小,不以强凌弱,不以富裕剥削贫穷;反对邪恶,反对霸权,反对恐怖等。


二、“仁政”--立国的基础


  “仁政”是儒家治国的重要主张。儒家认为,国家是否实行“仁政”,关系国家的统治基础是否稳固。梁惠王问孟子“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说:如果国人都争夺利益,这个国家就危险了。他告诉梁惠王:您只要讲仁义就可以治理好国家,何必谈利益呢?依靠道德实行仁义的人可使天下归顺,使天下归顺却不必依靠国家的强大。孟子认为,夏商周因为实行仁政获得天下,因为不仁失去天下,“国之所以兴废存亡者亦然。”孟子强调居于高位的统治者“仁”的重要性。他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他认为仁的威力不能用人数来计算,“‘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居于高位的统治者若不仁,危害巨大。他说:“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仁政”是什么?孟子说:“仁,人心也。”“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恻隐之心,仁也。”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子贡问:“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孔子说:这何止是仁,简直是圣人做的事。孔子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即“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大学》:“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刚,毅,木,讷,近仁。”高尚的人为了追求“仁”,捍卫“仁”可以舍弃自己的生命。即“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有道德上的“仁”,就会有行为上的勇气。“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按儒家思想理解,“仁政”以慈爱、善良、施予、智慧、诚信等精神境界管理国家。

  “仁政”对于国际关系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意义:

  1.一国推行仁政可使国家安定繁荣;各国推行仁政,世界将安定繁荣。否则,国无宁日,世界无宁日。即孟子所谓:“仁则荣,不仁则辱。”美国总统华盛顿、林肯等人在美国推行仁政,奠定了美国长期发展繁荣的基础。

  2.对其他国家实行“仁政”。

  儒家的“仁政”,有对内和对外之分。我们借鉴儒家思想不仅要强调国家对内施行仁政,也要强调一国对其他国家实行仁政。二战结束后,西北欧一些国家长期对经济不发达的国家提供政府开发援助,不仅获得良好的国际信誉,而且自身稳定、繁荣。

  美国的对外政策,有仁政,也有不仁(霸权)。美国控制中东地区石油的政策有霸权的成分,因此遭到恐怖主义者的报复,使国内处于不安定的状态。

  3.要用仁政约束对利益的追求。

  在国际关系中,如果各国把自身利益当作首要目标,必然出现竞相逐利的不仁局面,世界必将大乱。所以,不应提倡国家利益至上的口号,而应用仁政约束利益。行仁政,就是维护本国的根本利益。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谈判中,按国际法和惯例,中国有权要求因侵略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损害的日本政府给予赔偿。但是,中国政府认为,赔偿的负担必定转嫁到日本人民身上,因此,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促进了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

  1939-1940年,苏联为了本国的安全利益,不惜损害一些小国的安全利益,建立“东方战线”。其后果十分严重,为日后苏联解体埋下了祸根。

  4.要把握“仁政”善良和施予的本质,兼顾“仁政”的多种变化与表现。

  “仁政”在国际关系上的表现多种多样。如:一国应在不损害他国的基础上保卫或发展自己。富国应支援穷国。穷国不应心安理得地依赖外援,而应克勤克俭。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5.对外行“仁政”要富有智慧,不能行愚蠢的“仁政”。

  智慧不是“仁政”的主要意义。孔子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一国对外实行仁政,必须与智慧相结合。“九·一八”事变后,对于日本的侵略,中国国民政府一再忍让。1935年6月10日,国民政府甚至声称:“对于友邦,务敦睦谊,不得有排斥及挑拨恶感之言论行为”。6月27日,其地方政府与日本签订《察哈尔协定》(“秦土协定”),规定解散反日机构,援助日本建立各种军事设施等。国民政府的这种“仁”是助纣为虐,且祸及己身。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