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与黔中王学(第一辑)

发布时间: 2013-10-18 浏览次数: 165

四、五大王学重镇 


  1570年代末--1600年代末,是阳明心学覆盖贵州的时期。此间,孙应鳌、李渭、马廷锡,以及他们的弟子们,继续推进心学。万历5年(1577),泰州巨子罗近溪游历龙场,江右名士邹元标谪戍都匀。他们游览阳明遗迹,拜访贵州名贤,大力培植后学。省内外学者共同将心学推进到最高潮(第四次)。随着书院的进一步推广,心学思想向省内一些边远地区传播,形成了龙场、贵阳、思南、清平、都匀五大王学重镇。万历27年(1599),江右后劲郭子章巡抚贵州,他收集黔中王门史料,奖掖后学。王阳明龙场悟道100年之际(1608),郭子章著成《黔记》60卷,他特为贵州“理学三先生”作《乡贤传》一篇,这是对贵州百年心学进行的第一次比较系统的总结。

  龙场作为王学的起源地,一直是王门学者朝拜的圣地。王阳明逝世后,“龙岗书院”又兼作“王文成公祠”,俨然成为天下王门的祖庭。嘉靖30年(1551),贵州巡抚赵锦重建龙岗书院,陈文学作《何陋轩歌》。嘉靖31年(1552),巡抚刘大直拜谒阳明遗像,并赋诗。嘉靖32年(1553),巡抚张鹗翼、提学谢东山等共举祭祀,著名学者罗念庵撰《碑记》。万历5年(1577),罗近溪游历此地。同年,邹元标也谪戍都匀。而此时,孙应鳌、李渭、马廷锡等正在贵州相互论学。两大名贤与贵州诸先生同年涌现,成为贵州阳明学派的一大盛会。龙场的薪火相传,不仅凝聚了贵州学者的学术向心力,而且促进了与其他王门的交流和联系。

  贵阳是贵州阳明学派最重要的中心,这里汇聚了来自全省的优秀学子。他们以文明、阳明、正学三大书院为依托,高举阳明心学旗帜。他们进行着持续的讲学活动,特别是马廷锡在“栖云亭”和 三大书院讲学30余年,大倡私人讲学之风,直契阳明讲学宗旨。贵阳的书院讲学活动,培养出了大批王门学子,如汤伯元的子、孙、曾孙三代,皆中举或成进士,世传心学,“在明三世,皆能世其家”,汤氏一门传阳明心学,堪称贵阳百年心学世家。

  思南是远离省城的边远之地,苗蛮杂处,风俗各异。李渭回乡20年,建立书院,拼死讲学,开一方学风,培养出著名的弟子群体:李渭三子(李廷谦、李廷言、李廷鼎)、思南三贤(罗国贤、罗廷贤、罗明贤)、冉宗孔、胡学礼、萧重望、田惟安、熊时宪、安岱、李宗尧,以及江西赖嘉谟、徐云从等。其中,李渭三子继承父业,著书立说,传教一方;罗国贤“处林下,手不释卷,言笑不苟,誉满乡评”;冉宗孔“阐扬正学,继李渭而起”;胡学礼还向孙应鳌问学;萧重望成进士,累官至云南道监察御史;江西赖嘉谟“好学不倦,日夜与门人相切劘,后数年归,成进士,历官四川左参政”;江西徐云从“少从罗念庵、唐荆川游,闻郡人李同野兴学黔中,负笈远从,终身不忘”。萧重望称:“贵筑之学倡自龙场,思南学倡自先生。”[3] 李渭因此被称为“思南理学之宗”。受李渭“仁”学的影响,邻近印江、务川的学风也蔚然兴起,印江还建“依仁书院”,与思南“求仁书院”、“中和书院”相呼应。万历5年(1577),邹元标谪戍都匀,首访李渭、孙应鳌,以后讲学,必称两先生,并为李渭《先行录》作序。万历17年(1589),李渭病逝,耿楚侗作墓志铭云:“明好学君子之墓”。明神宗御题“南国躬行君子,中朝理学名臣”。万历28年(1600),胡庐山弟子郭子章巡抚贵州,亲访思南李渭遗址,称其“洁比河东与会稽”。[1]郭子章准萧重望之请,建印江县学、务川州学。思南、印江、务川等地学风的兴起,成为王学在边地传播的历史见证。

  清平卫是滇黔驿道上的苗夷聚居之地,孙应鳌、蒋见岳也在此开拓了一方王学天地。蒋见岳“实道林(蒋信)公门人”,他 “潜心理学,初谒道林蒋先生,知万物一体为圣门宗旨;既又谒甘泉湛先生……归,玩《易》读《书》”。蒋见岳与孙应鳌同乡,并同为蒋信弟子。孙应鳌返乡后,两人共同论学,教诲弟子,远近求学者接踵而至, “远近问学者履盈户”。如陕西三原温纯从孙应鳌20年,后累官至湖广参政、河南参议、浙江巡抚,拜南京户部、工部尚书等。万历中叶,“平旦草堂”、“学孔书院”、“山甫书院”盛极一时。如“明七子”之一的吴国伦提学贵州时,亲晤孙应鳌于“山甫书院”;江右名士邹元标谪黔,也“首访请平孙应鳌、思南李渭,所至讲学必称两先生,以示圣贤为必可学”。郭子章也亲访孙应鳌遗迹,并与御史毕三才建“孙文恭公祠”,“以彰往而劝来也”。他还特地为孙应鳌、李渭、马廷锡三人作《乡贤传》,他鼓励黔中弟子上下切磨,“得如三公者”。[2]

  都匀卫是黔南要冲,以此为中心的黔南地区,也深受王学影响。早在嘉靖29年(1550),徐樾著名弟子赵大洲就被贬为荔波典吏,他与孙应鳌同出徐樾之门,他们长期论学。万历5年(1577),邹元标因弹劾张居正,被谪戍都匀。邹元标“居匀六年(1577--1583),时时与都人讲天人性道之学”, “益究心理学,岁数访淮海证可否,学以大进”。邹元标又建都匀“鹤楼书院”,“日惟讲明王守仁良知之学”,“与匀士共相切劘”, “从学者何啻百数”, “得其传者,首推陈给事尚象,余巩令显凤、吴解元铤,而陆从龙、德龙、艾友芝、艾友兰兄弟次之”。其中,陈尚象、余显凤、吴铤学有所得,传道有功,被尊为都匀“三先生”。陈尚象中万历8年(1580)进士,官户科给事中,主四川乡试,转刑科给事,因力言建储事,仗剑削籍归,他在都匀20余年(1592--1613),“惟以兴起学术为事”,又修篡万历《贵州通志》,为黔书善本。“可谓不负所学,不愧师门也已”。余显凤乃独山州人,独山州无学,因就学于邹元标门下。万历7年(1579),余显凤中举,他与邹元标“从最久,所得尤深”,“州人讲正学,有科名,并自巩县(余显凤)起”。吴铤被邹元标称为“黔第一士”,万历10年(1582),中乡试第一,邹元标离开都匀后,“匀士多从金廷(吴铤)游,金廷亦毅然以师道自任,而其弟镛、铎,及甥朱振祚咸信之深,没,尤心师之”。另外,都匀陆氏兄弟(陆从龙、陆德龙),麻哈州艾氏兄弟(艾友芝、艾友兰、艾友芸)皆有所得。为纪念邹元标的教化之功,众多弟子建“南皋书院”(“南皋”是邹元标字),巡抚江东之题名并作《记》。由此可见,以都匀为中心的荔波、独山、麻哈等黔南地区,在16世纪晚期也深受王学影响,并出现了一批著名的王学后人。

  然而,1620年代以后,由于多方面原因影响,贵州阳明心学迅速衰落式微。一是因为孙、李、马、邹的弟子们相继去世,后继乏人,如萧重望、陈尚象等在1610年代去世;陆从龙、陆德龙兄弟则死于1620年代的奢、安之乱。二是贵州连年战乱,社会动荡,贵州书院大多被毁,如阳明书院直到康熙年间才修复。三是明廷为打击东林党,封毁天下书院,禁止自由讲学。四是人们厌恶王学泰州末流空谈误国,转宗程朱之学和考据之学。贵州心学在时代风气影响下,迅速衰微下去。


余 论

  王阳明在贵州提出“心即理”、“心外无物”、“知行合一”学说,标志着王阳明心学体系的初步形成。王阳明始终关注人的超越性与神圣性,他明确回答了人的价值从何而来的问题。王阳明认为:人如果有价值,有超越性与神圣性,那么,它们一定不是来自于外在的事物,而应当内在于人的良知,内在于人心的至善。因此,他一反程朱末流专意“求理于外”的歧出,而直契孔孟心性本源,提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心外无理”,大得圣贤宗旨。所以,阳明心学是求仁之学、成圣之学、实践之学,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学问。由于阳明心学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以及崭新的时代特点,能将人从来匍匐于天理之下的状况中解放出来,因此在思想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同时,阳明心学又有简易直截的特色,使其具有了极强的平民性,因此在民间也得到了迅速的传播。清初大儒黄宗羲称:“先生承绝学于词章训诂之后,一反而求诸心……可谓震霆启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来,未有若此之深切著明者也。”“门徒遍天下,流传逾百年。”顾炎武也称:“文成以绝世之资,唱其新说,鼓动海内。嘉靖以后,从王氏而诋朱子者,始接踵于人间”,“一时心目俱醒,恍若拨云而见白日,岂不大快!”“以一人而易天下,其流风至于百有余年之久”。梁启超也称:“阳明是一位豪杰之士,他的学术像打药针一样,令人兴奋,所以能做五百年道学总结,吐很大光芒。”[3]

  王阳明谪黔悟道讲学,使儒学大规模进入贵州,书院讲学活动迅速兴起。王阳明到来时,贵州只有两所书院,即铜仁“铜江书院”和刚修复的贵阳“文明书院”。王阳明之后,黔籍弟子不断兴建书院,至明末共130余年间,贵州书院增加到近30所,大约平均每4年建一所。这些书院遍及全省,使贵州原有的质朴民风为之一变。“夷俗已变,文教大兴”,“黔俗丕变”。贵州士人不再安于土俗,他们潜心向学,人才蔚然兴起。据统计,王阳明之前100年间(1408--1508),全国每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贵州附试云南或湖广,中举者从1人逐渐增加到10余人;而王阳明讲学“文明书院”的当年(1509),贵州中举者就骤然达到21人。嘉靖16年(1537),贵州首次单独开科考试,定名额为25名,此后逐年从每科25人增加到40人(1621年)。在明代贵州1720余名举人中,王阳明之前100余年仅有350余人,王阳明之后100余年有1360余人,增加约4倍。故民国学者杨恩元说:“(贵州)人才极盛,实在明中叶以后。”由此可见,王阳明以及他所开启的贵州阳明学派,对加快贵州社会与文化的发展,的确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

[1] 《黔诗纪略》卷三。

[2] 《黔记》卷十五《艺文志下》。

[3]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3页,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版。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