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与黔中王学(第一辑)

发布时间: 2013-10-18 浏览次数: 165

2、“得阳明之正”--汤伯元

  汤伯元,贵州宣慰司(今贵阳)人。十四岁时丧母,继母严厉,两弟畏而出亡。汤伯元委曲尽善,事以诚孝,继母乃慈。王阳明谪戍龙场驿时,汤伯元前往求教,得入门受业,修心性之学。后又随王阳明到贵阳文明书院,得“知行合一”之旨。王阳明离开贵州后,汤伯元继续努力修学。正德11年(1516),他与陈文学同科中举。正德16年(1521),正当王阳明在南昌揭“良知”宗旨时,汤伯元成进士。他为官十余年,曾任南京户部郎,出守潮州知府,后改巩昌知府,便道归省,中势家飞语,乃罢官归里。是时,王阳明病逝已数年,贵州士人仍走祭龙场或在家遥祀阳明。汤伯元联络陈文学等阳明弟子数十人,恭请王杏兴建阳明书院,“以慰士民之怀”,“以激劝边人”。[1]他晚年以诗自娱,又与陈文学相互唱和,81岁卒,著有《逸老闲录》、《逸老续录》。

  汤伯元是王阳明在贵州的亲传弟子,莫友芝称他“得阳明之正”。[2]他的心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孝弟为本

  孝弟历来被视为“为仁之本”。王阳明在龙场时,就以孝弟教训弟子。其《客座私祝》云:“但愿温俭直谅之友来以讲学论道,示以孝友谦和之行,德业相劝,过失相规,以教训我子弟。”并手书此文悬于龙岗书院“宾阳堂”。[3]王阳明认为,孝弟是至善良知的自然流露,不假思索,无须外求。他说:“孝弟为仁之本,却是仁理从里面发生出来。”[4]因此他主张,孝弟不当求诸父母,而当求诸本心。“理也者,心之条理也。是理也,发之于亲为孝,发之于君为忠,发之于朋友为信,千变万化,至不可穷竭,而莫非发于吾之一心。”[5]又说:“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母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进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6]

  汤伯元力行孝弟,忠实践履阳明之教。郭子章称他“性孝友”。[7]在汤伯元少年时,因继母严厉,两个兄弟畏而外出,汤伯元则“事以孝,卒致其慈”。[8]汤伯元为官后,在任思亲,“不获迎养,则遥望呜咽”,有“肠断九回情独苦”之句。[9]罢官后,又念二弟出亡,随时多方设法寻找,后获一弟于普城,于是为其择室,辅其登仕。惟求另一弟终不可得,一生以为憾事。

  汤氏一门以心学传家,其子、孙、曾孙三辈皆中举人或进士,“在明三世,皆能世其家”。[10]天启2年(1622),贵州有奢、安之乱,汤伯元之孙师炎奉命平乱,不利被执,大骂不绝,于是遇害。其曾孙景明中进士,任吏部郎中,出为荆西道右参政,他“性坦易,不饰边幅,与人交,蔼然可亲,人或犯之,不校也”。[11]汤氏一门得阳明心学之传,精修力行,以孝弟忠壮闻名于后,堪称百年心学世家。

(2)闲逸自乐

  汤伯元为官清廉耿直,罢官归里后,又以诗词自娱,自称“逸老”。他晚年与陈文学相互唱和,著有《逸老闲录》、《逸老续录》。由此可知汤伯元进退出处,不受世俗牵挠,有闲逸自得之乐。

  求乐是儒家的一种境界追求。孔子对曾点之乐大为赞赏,王阳明认为乐是心体的自然流露,是体道之乐,洒脱之乐,超越之乐。他说:“乐是心之本体。仁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欣合和畅,原无间隔。”[12]他强调“常快活便是功夫”。[13]王阳明在龙场与诸生优游山水,乐而忘归,留下了大量诗作。[14]他求乐之教对汤伯元产生了很大影响。

  汤伯元早期史料及其诗作已散佚,我们虽无法知道他闲逸之乐的具体内容,但仍可从与之相互唱和的陈文学获得一些线索或信息。邵元善称陈文学之诗“大半在溪山花月、杯酒游览间,触趣而发,不强作,其冲澹如栗里,萧散如苏州,沉郁温藉如少陵”。[15]他们悠然于溪山花月,自得于杯酒游览,可见其潇洒胸襟、闲逸自乐的神情。王阳明当年与诸生优游于龙场山水,歌咏而归的情景似乎又重现在眼前。

(3)得阳明之正

  莫友芝曾对汤伯元的心性之学总结道:“先生得阳明之正。”[16]所谓“正”,乃是本心之正。如何才能心正?王阳明曾说:“从事于去人欲,则自正。”[17]又说:“有所忿悖好乐则不得其正,须是廓然大公,方是心之本体”。[18]王阳明认为本心归正,必须先诚其意,即通过反身内视的诚意功夫,在意念萌动处为善去恶,去其私欲障弊,心体自然归正,自然廓然大公。阳明心学既是尽心之学,又是实践之学。阳明曾告诫弟子,不仅要心上体悟,而且更要事上磨炼,换言之,即要知行合一,实地用功,切不可悬空想个心体。阳明晚年专提“致良知”三字为宗旨,就是要求“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19]

  王阳明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践履之学对汤伯元产生极大影响。汤伯元为官十余年,清廉耿直,言行方正,他曾自题诗云:“仕逾十载养全贫”。[20]他任广东潮州知府时,更表现出了廉直方正的品格:“潮剧郡,商旅辐辏,榷税猥杂,士夫又好请托以挠官府。伯元至,裁决如流,临税租不一染指,缙绅有干请者,则糊刺堂壁以愧绝之,人由是御伯元,甫三月,改巩昌,未几,中潮势家飞语,罢归。”[21]以上可见陈文学即知即行,涵养醇厚,心体光明,同时也说明了黔中学者不仅充分发挥了阳明的尽心之学,而且在事功上也大有作为。

三、“理学三先生”



  1540年代--1570年代,是黔中王学的发展和成熟时期。此间,继汤伯元、陈文学以阳明书院传播心学之后,当年就业于龙岗书院的楚中巨子蒋信,以及泰州王艮弟子徐樾相继提学贵州,他们重振龙岗、文明、阳明三大书院,并新建“正学书院”,[22] “讲明心学,陶铸士习”,“一时学者翕然宗之”,又“刊守仁所著书于贵州,令学徒知所景仰,士风为之一变”。贵州不仅在全国较早出现了专门传播心学的四大书院(龙岗、文明、阳明、正学),更涌现出了影响全国的著名学者----马廷锡、李渭、孙应鳌等。他们著书立说,立教化俗,掀起了贵州第三次讲学高潮,培养出大批卓有成就的心学弟子,这是贵州儒学史上前所未见的盛况。马廷锡、李渭、孙应鳌因此被尊称为贵州“理学三先生”。



1、“贵阳名士”--马廷锡

  马廷锡,贵州宣慰司(今贵阳)人,字朝宠,号心庵,学者称心庵先生,因一度出任四川内江知县,故又称马内江。马廷锡早年受阳明书院讲学之风的影响,热衷心学。嘉靖18年(1539),蒋信提学贵州,重修文明、阳明两书院,又新建正学书院,重举阳明宗旨,马廷锡受学于门下,粹然有成,卒成“贵阳名士”。[23]次年(1540),中乡举,选为四川什邡县教谕。一年后,升内江知县。甫二载(1543),因念所学不尽澈,遂弃官求道。时蒋信已解职返湘,筑武陵(今常德)桃冈书院,聚徒讲学。马廷锡遂投走桃冈,再师蒋信,数年卒业,返归故里,于贵阳城南渔矶构栖云亭,杜门不仕,一意讲学,前后达三十余年,南方学者争相负笈请业,渔矶栖云间,俨然如嗣桃冈之盛。嘉靖36年(1557),巡抚王绍元以真儒荐于朝,马廷锡坚辞之。提学万士和、巡抚阮文中、布政蔡文、按察冯成能相继举荐,亦不出仕,于是延请其主讲文明、正学两书院。因文明、正学不足以居诸生,隆庆4年(1570)又于城东别建阳明书院,移马廷锡讲学其中。冯成能时时来会,听者常数百人。马廷锡讲晦不倦,兴起者甚众。马廷锡晚年与李渭、孙应鳌住复论学,撰有《动静解》、《自警辞》、《警愚录》、《渔矶集》、《渔矶别集》等著述。

  马廷锡求道讲学时期,正是阳明弟子奔走全国,大倡心学的时代,而贵州此时恰值陈文学、汤伯元晚年闲居与李渭、孙应鳌外任未归之时。马廷锡于是弃官求学,两次师从蒋信,著书立说,阐发万物一体之旨。他在贵阳讲学达三十余年,上连陈文学、汤伯元开创的黔学端绪,下启李渭、孙应鳌大昌心性的道学宗风,成为首次大规模阐发阳明心学的本土学者。他为阳明心学从贵阳逐渐覆盖全省揭开了序幕,也标志着贵州阳明学派已经走向成熟。

  马廷锡的心学思想主要有:

(1)心气合一

  理气心性是宋明理学家讨论的重要问题。程朱学派主张格物穷理,通过对物理的无限探求,达到心性的完善而成为圣人。陆王学派认为这是牵于外物,物理心性,终判为二。他们主张万物一体,一归于心,通过反观内视,存心养性,直达圣域。作为王阳明的第二代弟子,马廷锡坚持了后一种观点。

  马廷锡晚年作《动静解》云:“万卷精通是聪明枝叶,一尘不染可窥心性本根。”[24]这说明马廷锡反对一味博览群书,因书求理。他的根本着眼点在于直证本心,使心超越外物牵制,直契圣域,感通天地,纵横古今,达到太和境界。他长期的涵养,使他达到了心气合一的境界。“久之,悠然自得于道林所谓理气、心性、人我贯通无二者,更不思索,随所感触,浑是太和元气。”[25]

  何谓“太和元气”?其师蒋信曾说:“一日,忽觉洞然宇宙,浑属一身,始悟理气、心性、人我贯通无二,六经俱生,凡言命,言道,言诚,言太极,言仁,皆是指气而言。宇宙浑是一块气,气自于穆,自无妄,自中正,纯粹精,自生生不息,只就自心体认,心是气,生生之心,便是所言天命之性,岂有个心,又有个理?此气充塞,无丝毫空缺,一寒一暑,风雨露雷,凡人物耳目口鼻四肢百骸,与一片精灵知觉,总是此生生变化,如何分人我?”[26]由此可知,“太和元气”是指“自无妄,自中正,纯粹精,自生生不息”的纯然之气。宇宙浑是一体,皆由太和元气组成,而此气本不离吾心。故蒋信又说:“宇宙只是一气,浑是一个太和。”[27]又说:“而无像非尔乎?……六合之内,何物非吾物,何有非吾有?”[28]

  万物皆气,气归于心,心气合一。通过存心养性,当理气、心性、人我贯通无二时,则心体跃入无限空廓的广阔自由境界,感通天地万物,纵横中外古今。所以马廷锡在贵阳城南渔矶栖云亭,“静坐其中三十余年,悠然有自得之趣”。[29]此“自得”乃是心超然于外物所制,万物不足挠其心的与道同乐境界。马廷锡直到晚年,仍继续进行体验和探求。《渔矶别集》一书当发挥了他的成熟思想。他请李渭作《序》,特地要求讨论“心法”。李渭主张“心无定法”,[30]马廷锡主张“心有定法”。他认为千圣相传,唯一心法而己,心法的有无是马廷锡与李渭在心体论上的一大区别。

(2)默坐澄心

  “默坐澄心,体认天理”是蒋信之学的核心。蒋信早年在龙场就学时,得得王阳明“默坐澄心”之法,后于京师受业于湛若水,又得湛氏“随处体认天理”之学。故蒋信得王、湛两家之长,形成了“默坐澄心,体认天理”的为学宗旨。《明史》称:“信践履笃实,不事虚谈,湖南学者宗其教,称之曰‘正学先生’。”[31]嘉靖18年(1539),蒋信提学贵州时,“振阳明、文明书院,新置正学书院,重举阳明宗旨,择士秀者养于中,示以趋向,使不汩没于流俗,教以默坐存心,体认天理,一时学者翕然宗之,而心庵为之冠”。[32]马廷锡得蒋信亲传,推其渊源,实源于王、湛两家。

  蒋信“默坐澄心,体认天理” 之学主张兼知行,合内外,贯动静,正如其师湛若水说:“体认天理云者,兼知行,合内外言之也,天理无内外也。”[33]又说:“所谓随处体认天理者,随未发已发,随动随静,盖动静皆吾心之本体,体用一原故也。”[34]所以蒋信认为,天理随处流行,无分内外,易言之,体认天理不只是静或未发时的功夫,而且也是动或已发时的功夫,切不可专内遗外,知行割裂。他要求一方面心中澄然无物,静中体悟;另一方面又勿失于动,实地用功。他说:“万物一体之义,不当求于静中光景。人与万物同于宇宙胞胎中,何有彼我之分,为心所蔽,故只见得尔为尔,我为我,若心中澄然无物,便知宇宙浑然无物非我,此心便是无物不贯。故学只在胸中无物耳,自今吃紧一点,只在澄心上用功,不必想像摸拟也。”[35]蒋信又用伊川与其弟子尹和靖的事例说明动的道理:“昔尹和靖既悟仁体,言于伊川曰‘静中观万事皆平等无疑。’伊川曰:‘须始动上有此景象始得。’夫一动一静之间,此天地神圣同一,至妙之机要,必勿失于动,然后为存存实地。”[36]蒋信之学笃实真醇,故《黔诗纪略》称:“楚中传姚江学者,虽有耿定向天台一派,流至泰州王艮,然后多破坏,不如武陵蒋(信)、冀(元享)得其真醇。”[37]

  马廷锡长期追随蒋信,对其学问极为服膺。“马服其教,卒成贵阳名士”。[38]他一方面静坐体悟,一方面又注重实地功夫。他以静坐为入手功夫,澄心见性,悠然自得。但又并非禅定枯寂,他一生交游讲学,开拓贵州心学空间,促进了贵州阳明学派的发展。故冯成能称他:“相与寻致知之端绪,究精一之心传,则复勃然兴起,盖若先生(阳明)复出,而相与周旋问难于何陋、宾阳间也。”[39]而王绍元也称他“德智温纯,制作古雅,笃信好学,妙契圣贤之经旨,默坐澄心,远宗伊、洛之渊源……记其官,虽若卑职,求其人,则为真才。”[40]以上说明马廷锡以“动静结合”的涵养功夫,形成了德行兼备的个性性格,深受时人好评。

(3)抱守初心

  马廷锡曾在其《自警辞》中励志云:“抱守初心,周旋世务,精诚必贯于金石,志行必合于神明。”[41]这是他志行高洁所使然,也是他对“初心”、“习心”深刻领悟的结果。所谓“初心”,“习心”,乃是湛若水关于心性论提出的观点。“初心”是指纯然至善的本心,人心一念萌动,无有不善,这就是初心。人心初动,未被私念沾染,故无有不善,此即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与此相反,“习心”是指人后天被私念遮蔽而本心不能显露的状态。习心并非是另外一心,只是因受私欲遮蔽,初心无法显露罢了。[42]

  郭子章有这样一句话:“公(马廷锡)与蒋道林、孙淮海诸公讲性命之学,其旨以静养为主。”[43]有的学者据此认为,马廷锡是一意静坐,陷入禅定枯寂的人。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其一,从义理上看,马廷锡师承楚中巨子蒋信。蒋信反对“静中光景”,认为无分动静,皆可体认无理。“至妙之机要,必勿失于动,然后为存存实地”。[44]马廷锡得蒋信笃实真醇之学,因此他动静结合,并未一意静坐禅定。其二,从品行修养上看,马廷锡并非枯寂静定,不问善恶。他早在四川什邡教谕任上,就“以敦伦为重,立品为先,身先堇率,终始不殆”。[45]后万士和举荐他时,称他为“高贤”,王绍元称他为“真才”,[46]足见他品行高洁,才学卓绝。其三,从事上磨练看,马廷锡弃官求道,交友论学,著书立说,阐发心性义理,讲学三十余年,屡荐而不出仕。他被聘请主讲文明、阳明、正学三书院,培养了众多弟子,极有功于贵州心学发展。以上足见马廷锡既是虔诚的体道者,又是坚定的行道者。

  “抱守初心,周旋世务”是马廷锡经世关怀的贴切表述。他一方面坚守至善本心,一方面又关注世事。他以至善本心为指针,积极参与世间事务,这正是一个儒家学者一贯的抱负和追求。马廷锡首开贵州士子独立讲授理气心性之学的风气,且讲学活动长达三十余年,不仅是贵州历史上努力开拓儒学理念的教育家,而且也是贵州阳明学派成熟期的开创者,他大有功于贵州阳明学派的发展和壮大。



2、“理学名臣”--李 渭

  李渭(?-1589),字湜之,号同野,学者称同野先生,思南府水德司(今思南)人。其祖上在明初颇有军功,世袭思南府蛮夷司副长官之职。至其父李富,以支子未袭。李富有学识,李渭少受庭训。15岁时,病肺,屏居小楼,其父以“毋不敬”、“思无邪”教之,李渭时时体悟,从此却除妄念,专求本心,“恍惚若有得”。[47]嘉靖13年(1534),陈文学、汤伯元倡建阳明书院时,李渭以《易》中举。嘉靖18年(1539),蒋信提学贵州,李渭前往请学。蒋信破其“楼上光景”,李渭背汗淋淋,于是发愤好学。李渭出官外任30余年,先后历任华阳知县、和州知州、高州府同知,升应天冶中南户部郎,出韶州知府,晋广东副使,迁云南左参政。

  李渭以精通理学及讲学不辍而闻名。他“生平无日不以讲学为事”,曾言:“我于讲学,直拼生拼死不休!”[48]在韶州时,李渭建“求仁馆”,与学者讲学其中。万历初归里后,又建思南“为仁堂”,并讲《易》于“点易洞”。他以“四礼”训俗,居乡讲学达20年,远近问学者以千计。李渭晚年著有《先行录》、《毋意篇》、《大儒治规》等。他又与马廷锡、孙应鳌互派弟子,切磨论学,并为马廷锡《渔矶别集》作序。




--------------------------------------------------------------------------------

[1] 王杏《新建阳明书院记》,见嘉靖《贵州通志》卷六《学校志》。

[2] 《黔诗纪略》卷三。

[3] 参见宾阳堂《客座私祝》拓片。

[4] 《传习录上》,见《王阳明全集》卷一《语录一》,第2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2月版。

[5] 《书诸阳伯卷》,见《王阳明全集》卷八《文录五》,第27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2月版。

[6] 《传习录上》,见《王阳明全集》卷一《语录一》,第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2月版。

[7] 《黔记》卷四十六《乡贤传》。

[8] 《黔记》卷四十六《乡贤传》。

[9] 《黔诗纪略》卷三。

[10] 《黔诗纪略》卷三。

[11] 《黔诗纪略》卷三。

[12] 《与黄勉之》,见《王阳明全集》卷五《文录二》,第19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年12月版。

[13] 《传习录下》,见《王阳明全集》卷三《语录三》,第9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2月版。

[14] 参见《居夷诗》,《王阳明全集》卷十九《外集一》,第692页--第71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2月版。

[15] 郭子章《黔记》卷十五《艺文志上》。

[16] 《黔诗纪略》卷三。

[17] 《传习录一》,见《王阳明全集》卷一《语录一》,第3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2月版。

[18] 《传习录一》,见《王阳明全集》卷一《语录一》,第3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2月版。

[19] 《传习录二》,见《王阳明全集》卷二《语录二》,第4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2月版。

[20] 《黔记》卷四十六《乡贤传》。

[21] 《黔诗纪略》卷三。

[22] 蒋信称:“正学者,心学也”。 他因大倡心学,故被学者称为“正学先生”。

[23] 《黔记》卷四十五《乡贤传》。

[24] 《黔记》卷四十五《乡贤传》。

[25] 《黔诗纪略》卷四。

[26] 《楚中王门学案》,《明儒学案》卷二十八,第628页,中华书局,1985年10月版。

[27] 《楚中王门学案》,《明儒学案》卷二十八,第632页,中华书局,1985年10月版。

[28] 蒋信《重建文明书院记》,见嘉靖《贵州通志》卷六《学校志》。

[29] 康熙《贵州通志》。

[30] 李渭《<渔矶别集>序》,见《黔记》卷十五《艺文志下》。

[31] 《明史》卷283《儒林传》。

[32] 《黔诗纪略》卷四。

[33] 《甘泉学案一》,见《明儒学案》卷三十七,第887页。

[34] 《甘泉学案一》,见《明儒学案》卷三十七,第885页。

[35] 《黔记》卷四十五《乡贤传》。

[36] 《黔记》卷四十五《乡贤传》。

[37] 《黔诗纪略》卷四。

[38] 《黔记》卷四十五《乡贤传》。

[39] 《阳明书院记》,见《黔记》卷四十六《学校志上》。

[40] 《黔记》卷四十五《乡贤传》。

[41] 《黔记》卷四十五《乡贤传》。

[42] 参见陈来《宋明理学》,第294页--297页,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1年12月版。

[43] 《黔记》卷十五《艺文志下》。

[44] 《黔记》卷四十五《乡贤传》。

[45] 《贵州通志》转引《什邡县志》,见《贵州通志·人物志》。

[46] 《黔记》卷四十五《乡贤传》。

[47] 《黔诗纪略》卷三。

[48] 《黔诗纪略》卷三。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阳明文化研究院)    

电话:0851-83623539 传真:0851-83620119 邮箱:whsy@gzu.edu.cn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北区)中国文化书院